今年以来,黑河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贯彻《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在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指导下,多措并举加强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激发组织活力、提升管理能力,取得阶段性成效,为该市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志愿服务组织公益属性紧密结合:在志愿服务组织中发展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志愿者协会成立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深化机关单位志愿服务队“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机制,建立社区“需求-服务”精准对接模式。打造“冰城义警”“童心港湾”“海兰姑娘”等“党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五大连池市福鑫公益志愿者协会党支部获评省级标杆型党建示范点,2025年被列为省级行业协会商会联系点。
同时,在“3.5雷锋纪念日”等重要节点,每季度发布志愿服务指南,引导全市单位、乡镇、社区开展特色活动。创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建立“需求导向+盲选派单”机制,以“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干部接单”闭环模式,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反诈宣传、铲雪除冰、助老帮困等“为民”活动。
构建多元协作网络,拓展发展空间
推动志愿服务组织与民政、教体、文旅、卫健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合作。联合文旅部门开展“世界的黑河欢迎您”“文旅连心.伴您同行”等文明旅游活动;卫健部门合作推进“健康护航基层行”活动,志愿者深入社区义诊、传播健康知识,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显著提升组织影响力和人才吸引力。
鼓励志愿服务组织积极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资金、物资及培训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则搭建公益平台,助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互利共赢。
培育社区骨干,提升基层动员力
着力培育热心服务、具备组织能力的社区志愿者骨干,通过培训、实践引导和社工带领等方式实现。广泛吸纳专业骨干、社区能人和居民代表组建网格志愿服务团队,统筹网格内资源,聚焦民生需求。
落实“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指导全市社工机构对接社区,利用专业优势带领社区团队开展更精准、专业的服务,为社区志愿服务注入新活力。
加强培训体系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构建全面系统的志愿者培训体系是关键环节:定制科学课程,涵盖志愿服务理念、通用技能及医疗救援等专业技能;采用线上线下(300959)结合的多样化方式,增强学习灵活性与实效性;建立志愿者培训档案,记录培训经历与考核成绩,为成长分析、课程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经过系统性、多维度措施推进,黑河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态势良好,数量、参与率和动员率持续增长,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在助力社会治理、弘扬社会正能量方面贡献重要力量。该市将继续探索优化组织建设新路径,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迈向更高水平。(李天娇)
通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